活法分享特輯丨哲學不是用來學的,而是需要貫徹落實的
發布時間:2020-03-18 09:12:00 來源:興瑞科技編輯 原創:張忠良但僅僅到“見識”層面還不夠,無論外部出現多少誘惑,碰到多大障礙,都堅守哲學的原理原則,始終“將正確的事情,以正確的方式貫徹到底”,這就是從見識階段提升到“膽識”階段,通過持續堅守,將其滲透到日常的思維方式和行為中,就是把哲學血肉化,我們的人生和事業才會發生巨大的變化。
人往往很脆弱,如果沒有實踐哲學的環境和組織氛圍,很容易被固有的思維和習慣打回原形,回到原來“小我”的世界。我們作為領導者,更需要嚴以律己,成為實踐哲學的典范。“將正確的事情,以正確的方式,貫徹到底”需要成為領導者的判斷基準,并時常提醒自己,以堅強的意志力,不斷反省中,把原理原則落實下去,讓“真我”持續呈現。
比如:我們在開展“掃除道”活動時,盡管大家的參與度很高,但還是有個別領導不夠積極。我們經常講,需要干部關愛員工,做好人文關懷,但如果領導者沒有高尚的品德,沒有真正理解家文化的內涵,沒有理解經營企業就是經營人心的真理,就只能是流于形式,無法真正去落地。
當產品有不良率發生時,作為領導者如果只是一味去責怪員工,而沒有從自身的不足去分析,如材料和模具的原因,對員工培訓不到位的原因,員工心理狀態的因素等等,處理不當,就會與部下形成對立面。身為領導者,一定要從問題的本質或根源上去思考問題,才能徹底解決問題。
很多時候,領導者是制度的確立者,往往也是制度的違反者。如規定要準時上下班,上班時間不能處理私事,凡事公平公正等,捫心自問,是否都做到了?這些說起來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凡事“知易行難”,堅持實行下去不容易。為此,我們一定要保持警惕的心,要讓周邊的人監督我們,追求“知行合一”,時時反省中將哲學思想的原理原則以堅強的意志貫徹落實,不能忽視,更不能束之高閣,如此,才會有好的成果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