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法分享特輯丨越單純,越接近真理
發布時間:2020-03-13 13:56:00 來源:興瑞科技編輯 原創:張忠良記得在2001年我與干部的一次溝通會中提出,自己不會去懷疑任何一個部下,但也期望大家能直面問題來提高溝通效率。我提出讓大家把我的缺點不記名在白紙上寫下來,每人必須寫2-3條。這些問題一直砥礪我不斷改善與進步。后來我請一位老師給我寫了兩副橫匾“傾聽”與“事必歸正”。時時提醒我,要學會“傾聽”,又告誡自己,任何事物必須回歸到問題的本質和真相。
經營三化
稻盛老師告訴我們:“把事情看得越單純,就越接近真實,也就是越接近真理。抓住復雜現象背后單純的本質,這樣的思考方式極為重要。”這是一條適應人生和經營事業的基本法則。“銷售最大化,經費最小化,效率最大化”,這個經營的本質就非常的單純,我們一切工作追求的結果就是實現“三化”的高目標。
“經費最小化”,是資金占用的最小化,存貨報廢風險的最小化,倉庫場地的最小化(即買即用)等,同時,提升存貨的周轉率也是經費最小化的體現。
“銷售最大化”,就需要構建筋肉堅實的經營體質,并需要快速做出響應。始終站在客戶立場考慮問題,了解競爭環境,向優秀的標桿企業學習,以此來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效率最大化”,需要我們提升組織效率,做好組織的最佳配置,做好經營生產的一切準備,讓一切運作順暢。為此,我們需要做好員工的培訓,開展多技能的崗位實踐,提前準備物料,提前保養設備和模具等,上下工藝的鏈接以利他的思想來精誠合作。
找到經營的原理原則
對于領導者來說,對于出現的每一個問題和事項,都必須迅速做出決斷。每一次判斷的正確與否決定了經營的成敗與否,正因為這樣,我們必須學習經營哲學,站在客戶和員工的立場去深度思考,學會及時溝通,及時去現場調研,學會看財務數字,養成快速做出決策的能力。
我們有了經營的基本思想和原理原則之后,開展工作就有了非常明確的策略與方向。如果把經營看得很復雜,就不止有“人機料法環”多因素的制約,還有客戶的抱怨,人員管理難等障礙,陷入到具體的事物中,會很難找到經營的本質,也讓團隊無法有清晰的目標。
稻盛老師告訴我們“原理原則”用極其單純的一句話表達就是“作為人,何謂正確?”依照這一基準,將正確的事情以正確的方式貫徹到底。我們小時候,父母和老師教導我們“要正直,不撒謊,不貪婪,不給別人添亂,待人要親切……”都是作為人應該遵守的基本原則,是我們在人生歷程中自然就會懂的道理,是“理所當然”的規范,我們應該將其作為經營企業的指針和判斷事物的基準。這樣我們在人生的大道上,在事業的經營中,就不會犯大錯誤。這就是單純的原理原則,我們應用好,就不會有困惑,也才能堂堂正正開展經營活動,自然也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