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法分享特輯丨樂觀構思,悲觀計劃,樂觀實行
發布時間:2020-02-26 15:14:00 來源:興瑞科技編輯 原創:張忠良為此,很多經營者與學者都開始思考,如何跨越此次疫情所帶來的“危機”,如何在變化中獲得突破。危機的到來既給我們帶來了危險,同時也帶給了我們機會,此時正是考驗我們人在面對危機時所表現出的狀態,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在危機之下,我們一切行動是利己的,還是利他的;是被危險所打敗,還是在困局中抓住了機會,我們需要徹底思考和追究,一切回歸到事物的本質。
不管此次疫情帶給我們的壓力如何,中興精密都堅守年初確立的事業目標和具體推進的各項規劃,始終站在客戶立場,與客戶充分溝通,把危機當做機會,更好地與客戶構建信賴的伙伴關系。同時,面對疫情,我們全體家人更要凝聚合力去戰勝困難,樹立強大的內心去挑戰高目標是根本。
中興精密在產業升級和轉型中,在資本運作和國際化的運作中,我們需要對沒有涉足過的事業發起挑戰,這個過程,需要團隊的智慧,需要心中具備“能夠成功”的堅定信念,并對于每一個事業都能夠描繪實現理想時的景象。我們需要堅守“樂觀構思,悲觀計劃,樂觀實行”的原則,讓每一個目標的確立最終都能實現理想的狀態。這一些都將促使企業發展得更快。
面對外部環境的快速變化,我們在面對企業產業轉型和新事業的挑戰中,需要清晰思考不變的是什么?變化的又是什么?如何堅守不變的核心競爭力并使其持續提升?通過學習和系統性思考,面對變化的常態,將其轉化為適應變化的心態和能力,讓我們的思維方式,始終立足于在變化中的“不敗之地”。
我認為,不變的是價值創造。圍繞市場和客戶的需求,始終堅守創新和自我革新,始終堅守打造內部筋肉堅實的經營體質。這是讓新事業成功的本質,而確保成功的愿力的核心就是我們的“家文化”與“中興哲學”,這是不變的。我們以不變應萬變,如何適應日常環境和客戶需求的變化,就看我們的心態,看我們的學習能力,看我們響應的速度,與我們自我革新的態度。
“不變”的力量是宇宙之力,是真理的力量。變化的是“自力”和“他力”,也就是自我突破的力量和外部的影響力。
如何構建這個“實力”,圍繞以上的思想,在新事業的挑戰中,我們需要樂觀派的人來一起構思,展開想象的翅膀,讓創新的點子飛躍起來。讓有想象力并具有強烈成功愿望的團隊去規劃,“放飛夢想”,營造想象的空間與樂觀的氛圍。
樂觀構思之后,我們就需要謹慎和周密的計劃,即悲觀計劃。此時需要考慮各種風險,并提出成功實現的路徑,需要具有保守思想的團隊通過提出一整套縝密的計劃和方案來消除各項風險并制定相應對策。這個團隊的成員性格與構想階段完全不同,一般需要有財務頭腦,有風控經驗,思想比較縝密,并能提出“看得見”的,以“彩色”狀態呈現出來的結果的人員。
樂觀構思,更多需要符合市場環境,客戶價值的突破,分析內部資源等,提出高目標。而悲觀計劃,需要充分理解樂觀構思的具體策略和方案,在此基礎上,分析環境的變化和可能存在的風險,尤其內部執行可能會碰到的一切困難和障礙,提出更具體的對策和一整套的策略性課題及具體實現的數字化目標,包括要成功的各項細節的落實方案。
“樂觀構想”我們可以理解為挑戰新事業的種子,在這個種子種下去之前,我們需要明確種子的大義名分,是否具有利他之心。這個種子,是否符合大趨勢的機會并可以創造客戶價值。而“悲觀計劃”,就是種子種下去以后發芽、開花、結果所需要的緣分或環境條件,在此我們提前做了規劃和分析。而在“樂觀實施”階段,我們要確保各方環境與條件的緣分是否具足。當開始“樂觀實施”時,我們就要充滿必勝的信念,全力以赴,極度認真地做好每一個細節上的完美。要把信心轉化為實際的行動,呈現出我們所期望的結果。
稻盛老師曾與一位探險家交流,并贊揚和敬佩其勇氣,而這位探險家卻說“不,我并沒有那么神勇。正好相反,我是一個膽小怕死的家伙。正因為膽怯,我就不能不做細心周到的準備,恐怕這才是我成功的原因。如果冒險家一味大膽,我認為那就是他直接的死因”。這句話告訴我們“樂觀構思,悲觀計劃,樂觀實施”的道理。
我們挑戰新事業,要成為成功者,就需要與眾不同,我們需要心中握有真理。如果缺乏以小心,謹慎,周密為基礎所謂的勇氣,不過是蠻勇而已。為此,我們需要徹底反省,我們以往在面對新的事業,沒有實現預期目標的原因所在。
未來挑戰更多的新事業,就需要構建“樂觀構思,悲觀計劃,樂觀實施”的體系,尤其需要思考構想階段的核心意義是什么?悲觀計劃,如何確保預測符合“實相”的方案,并一定要以數字和一整套完美可實行的方案作為依據,而不是心里簡單粗放的計劃。計劃越詳細,越完整,成功的幾率自然更大。執行也是關鍵,但一定要依據縝密的計劃和準備的方案,堅守細節的完美來實行,不斷反省總結“悲觀計劃”的可行性,不斷完善,朝著成功的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