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良說稻丨《稻盛和夫的實學:經營與會計》經營問答二:與大企業合作來籌措資金
發布時間:2019-12-16 14:32:00 來源:興瑞科技編輯 原創:張忠良
親愛的家人們,今天與大家分享《稻盛和夫的實學:經營與會計》經營問答二:與大企業合作來籌措資金
這是一個典型的案例,在企業經營中會碰到很多問題,由于一開始沒有“在土表正中相撲”,沒有徹底在改善經營效益上下功夫,雖然銷售依然存在,但利潤很低,并且負債每年提升。由于長時間的經營導致設備陳舊,也沒有進行系統性更新,對今后的持續發展也沒有提升實力、積累資本。出現這些問題,更多是因為營銷上的低毛利,內部的高費用,管理的混亂,折舊等獲得的現金流都被花費在日常的費用中。長此以往,企業就會面臨經營的危機,如溫水中的青蛙,不知不覺走向死亡。
如稻盛老師講的,我們需要“在土表正中相撲”,也就是一開始就需要圍繞經營高收益時時保持警惕,時時存在危機感,時時圍繞經營的原理原則出發而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案。經營沒有休息時間,一旦在經營不錯時產生驕傲和懈怠的想法,風險和危機馬上就會到來。
思想的種子一定要以哲學為基準,要明白經營者的使命和重任,要有“水庫式”經營的思想落實在經營的方方面面,如資金流的儲備,人才儲備,設備的及時更新,技術提前規劃和能力達成、企業文化,以及全體家人的思維方式等都需要為經營服務。這個人才,設備,技術,資金,文化等,都需要有“在土表正中相撲”的強烈意識,不斷沉淀,來持續提升公司高收益的能力。
在經營碰到危機時,我們會想到與大公司的合作,以解決資金,資源,市場,管理等問題,但這一切的合作,最終會以放棄經營權和較低的資產估價作為代價。尤其是大公司強硬的管理制度和文化體系,使小公司難以適應,最終引發很多矛盾。比如很多需要用時間消化和解決的課題,無法按照原預定的夢想和目標去實現,這些都是我們需要想清楚的課題。
在規劃未來市場戰略時,我們也一定要持有保守的概念,并結合市場實際環境和自身實力來思考,很多美好的構想不一定會擁抱我們,唯有不斷提升經營的改善,讓公司成為一家高收益的公司,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優化財務的結構,在持續經營中,化3-5年時間為一個階段,提升企業的實力,才能成就未來。
這就是稻盛老師講的“樂觀構思,悲觀計劃,樂觀實行”的哲學思想,但如何“悲觀計劃”非常重要,也就是具體的戰略和規劃一定是結合今天的能力和未來挑戰的能力,通過真實的市場存在環境和清晰的市場策略,給予現有資源的最大發揮和資源的不斷改善能力等,圍繞上述現狀和確立的高目標,如何能有機鏈接和融合,并清晰化制定可以努力實現的階段性財務數字,并確保所有風險的因素都需要考慮在內。
在“樂觀構思,悲觀計劃,樂觀實行”中,需要全員哲學共有,目標共有,數字共有,并落實“每天進步一點點”中,轉化成為往高收益路上的自信,實現真實的成果。
對于以上分析,我就本次經營問答總結如下:
5.企業的發展和擴大,一定是建立在高收益的基礎之上,假如眼前的收益不高,不管你有多好的事業構想,都只會增加經營的危機。
1.企業在任何時候都需要有“在土表正中相撲”的思想,不容許有傲慢或懈怠的思想,經營就是責任,就是持續實現企業使命。
2.在與大公司的合作中,我們需要想清楚所有風險,需要真正深度思考每一個問題,站在公司的立場上,這樣的決定是否可以真正解決我們的訴求,是否具備構建長期共贏生態的條件。絕對不能把自己的想法也當成對方的想法,一切需要以經營存在的原理原則,也就是投資回報和風險來出發。
3.“水庫式”經營的思考,只有不斷積累人才,技術,資源,資金等,才會有未來的經營和發展。
4.打破家族管理等存在弊端的課題,在信賴基礎上,一切回歸經營的本質,以人格和能力用人,以公正和公平的文化,讓能人獲得成長和提升,并承擔事業的責任。一定不能存在官僚的思想,讓經營效率低下,費用增加。
因此,我們的抉擇很重要,但抉擇正確與否,則更多需要看自身實力。做好每一天的經營,讓實力持續提升,持續成為一家高收益的公司是經營的根本。感恩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