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良說稻丨貫徹現場主義
發布時間:2019-10-12 14:00:00 來源:興瑞科技編輯 原創:張忠良我們要認知“現場就是座寶山”的道理,隱藏在現場中的第一手信息往往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作為經營者和干部通過不斷親臨現場,不但能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還能獲得各種意想不到的啟示,從而提高生產效率,良品率和接單量。貫徹現場主義,不僅僅是制造部門和業務部門,所有部門都需要有這個意識。
產品制造的原點是生產現場,我們要提升生產效率,一定需要去現場找原因,品質改善也是一樣。如果脫離了現場,在辦公桌旁煞費苦心,空談理論,絕對解決不了問題。銷售業務的提升,其原點一定更需要同客戶接觸,了解具體情況和客戶的需求,并把客戶的需求帶入現場,這樣就會有更多獲得新客戶訂單的可能性。
公司每年需要招聘應屆大學畢業生,他們擁有各方面知識,但實際能力的提升,一定更需要在現場鍛煉,通過向同事學習,向師傅學習,在現場工作中埋頭苦干,磨煉自己,才能把學到的知識提升為才華,才能發揮工作價值,在干勁十足中獲得成就感。
面對“學院派”的技術人員,往往容易進入一個誤區:認為“只要知道方式方法,就能輕而易舉地成功”。可一旦付諸實踐,卻發現困難重重。其原因是沒有明確認識到理論和實際之間的差別。理論上推斷“能夠成功”的事,實際操作起來,卻比想象中要難得多。具體如精密模具的開發,看上去通過分析和計算能實現的工藝要求,但實際上會有很多因素組成,需要較強的實踐經驗,才能實現理想的成果。自動化設備也是一樣,更多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摸索,不斷失敗中,獲得很多有用的規則和寶貴的經驗,并讓系統運作自如。
我們財務部門,之前都是通過會計來核算和分析,但憑證發票所對應的產品形狀如何,都不清楚。只能依據編碼或BOM清單代碼做成本分析,產品是如何生產出來的,有哪幾道工藝,為什么毛利高等,由于距離現場很遠,對所對應的產品和工藝等沒有感覺。如月底庫存盤點,核算賬務時,一定要親臨現場車間和倉庫,才能看到產品,并判斷現場的數據是否精準,才能了解所對應的數據背后的現物,這樣才有感覺,才能為經營服務。
財務不僅僅從會計做賬務的角色走向財務管理的數據分析,更是在阿米巴核算體系下,需要與現場阿米巴長一起討論,了解每日經營的報表,并讓每一位員工有數字化經營的意識。從財務角度分析,讓現場員工明白工作改善會帶來的業績提升,從而影響財務數字的變化。財務部門貫徹現場主義非常重要。
很多時候,我們“知道”并不意味著 “做到”,如果對現場不了解,那么原本能夠做成功的事情也會失敗。我們經常強調“現場是座寶山,現場遍地是黃金”,只有到現場,才能清楚看到問題,并加以改善。如效率改善,組織運作狀態,品質源頭,生產是否安全,機器運作狀態是否穩定,我們只有深入基層,與員工一起工作,才會真正體會到現場的重要性。
稻盛老師在經營中一直堅持貫徹現場主義,重視現場是他一貫的作風。盡管目前信息化時代,很多經營狀態都是可以通過信息化的數據,通過SAP大數據庫平臺了解到,并審核和審批都在平臺上完成。但這些都是預測或結果,要實現預定的目標,并讓真正的結果更好得呈現出來,我們就需要關注過程,追求過程的完美非常重要。但過程就在現場。
客戶的抱怨不是無故而來,而是在生產現場經常發生這樣或那樣的品質問題,且經常不遵守客戶的承諾,沒有及時解決客戶的痛點,自然產生的抱怨,甚至是取消合作關系。
在1996年我們剛開始與日本三洋(后被松下收購)的合作,由于自身對于品質信心不足,每一次出貨到廣東佛山的工廠,我都會親自過去現場了解組裝的情況。一旦有品質問題,連夜處理,確保不影響客戶的生產線。通過客戶端現場的具體了解,很多問題都會暴露出來,如F插座頭部與框架的配合緊松程度,插座插芯與印制板的配合尺寸,F插座螺紋的品質,電鍍的表面色差等。
盡管問題接二連三地發生,但每次我都親自去現場解決問題,從而消除對于客戶的困擾。品質問題上,也在每一次供貨中持續改善,最終獲得客戶的信賴,使其成為了長期戰略合作伙伴,在產品被芯片所替代之前,我們的合作長達15年之久。
剛開始與國際大公司合作,我們的品質都是通過二次,三次出廠檢驗所保證,并還會有不良品流入客戶。但每次客戶一有抱怨,我們就及時對應,期間我提出“每日挑戰,持續改善”的口號,堅信解決問題的一切辦法都在現場。我們很快提升了品質和效率,通過五年多的努力,我們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獲得了足夠的優勢,成為了全國調諧器部品最大的供應商,占全球份額的50%以上。這些成果的獲得,我深深體會到貫徹現場主義的重要性,無論是生產現場,包括客戶現場,傾聽客戶的聲音,還包括具體物流,包裝等,都需要關注過程并持續改善。
我們很多領導喜歡看結果,但如果看不清楚影響結果的過程的詳細方案,不了解這個方案具體實施運作中的狀態,自然很難有信心看到好的結果。阿米巴追求每天核算,讓今天的經營狀態勝過昨天,明天勝過今天,就是強調過程,強調現場主義。
為此,我們要明白“現場主義是各部門通用的真理”,我們不能只迷信大數據庫,自以為擁有了一套出色可靠的系統。不管是生產制造還是生產管理,尤其客戶現場的真實想法,如果我們不了解,一切都只能淪為空中樓閣。一旦問題爆發了,例如客戶抱怨,現場出現假數據,實際的決策離現場情況不符,大家不重視現場,隱瞞問題,報喜不報憂,這樣公司一定會遭遇很多問題。為此,我們作為經營者和干部需要深刻地認識到現場主義這一思維方式的重要性。
今天我提出圍繞數字化的經營構建筋肉堅實的經營體制,就需要一切回歸到現場出發思考問題。數字的呈現和向上變化,需要通過現場的創新和持續改善過程中獲得。要成為筋肉堅實的經營,就是需要在現場消除一切浪費,構建基于實力派的經營財務指標,做到短期,中長期資源的優化配置,構建最具實力的品質,成本和交期體系,并堅守客戶導向的精致服務。
為此,我們必須關注現場,重視現場,仍需要發揮“每天挑戰,持續改善”的精神,追求現場的完美。我希望大家一定要以”貫徹現場主義“作為經營方針,要腳踏實地,在現場一步一個腳印地開展工作。真正理解“只有實踐,才能出真知”的道理。
以上是今天的分享,感恩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