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三十四問》|如何理解備受爭議的企業世襲制度
發布時間:2018-06-28 20:52:00 來源:興瑞科技編輯原創:張忠良
親愛的家人們,盛和塾的同修們,大家好!今天我們學習“塾生提問之三”:中小企業領導者的世襲制度是對還是錯?
所謂“世襲制”就是家族制,是家族制企業擁有財富的同時,不考慮上市資本化,讓家族創始人確立的經營理念和事業代代傳承。
美國的科氏工業集團是世界上最大的家族制企業,年銷售超越500億美元,是一家國際化的私人公司。公司成立至今剛好100年,目前公司掌門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為科氏第二代。我有幸很早拜讀過科氏創始人的書籍,他的很多思想和理念與稻盛哲學有相通之處,為此企業至今一直發展得很好。
我也向臺灣宏碁公司的創始人施振榮先生討教過,關于企業世襲制的問題。施振榮先生告訴我,宏碁不培養二代接班人,理由是:一、對兒子不公平,因為他原本可以有更多選擇,一旦作為接班人選后,就只有接班這一個選擇了。如果能力不及,還會影響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二、對員工不公平,企業的發展是依賴全體員工的努力,我們需要公平公正地從員工中選擇真正有能力有擔當的人作為企業掌門人。
施振榮先生的這兩個理由,至今令我印象深刻,也給了我很多的啟發。包括日本京瓷公司,雖然稻盛老師有三個女兒,但他的女婿們都沒有加入京瓷公司,也沒有作為接班人來培養,因為京瓷不采用世襲制的模式。
以上三個企業的案例,有采用世襲制的,也有不采用世襲制的。但對于中小企業來說,我認為條件具備或者可以積極創造條件的情況下,采用世襲制更有利于企業發展,在日本,采用世襲制的百年企業比比皆是。
作為中小企業采用世襲制,我認為需要具備以下條件和要求:
1、企業需要明確經營的目的和意義,并讓員工接受,使之成為共同的奮斗目標。有了這樣的目標,就能讓二代接班人感受到父輩事業的真正意義所在。同時,作為二代接班人需要有強烈的使命,期望在父輩的使命下,使企業在自己的經營下更加發揚光大,使其變得更加偉大。
2、作為二代接班人需要把承擔父輩事業,作為一項天職,一項非常嚴肅的任務來接受。二代接班人需要明白,企業是社會的公器,我們不但需要守護好父輩創造的財富,更需要守住員工的托付,讓員工更加幸福。將其作為應盡的義務和責任,提高心性,讓自己成為一個有人格魅力的領導人很重要。但現實是,很多二代接班人,都是從國外留學回來,接受更多的是西方式的管理。接受父輩的事業之后,聘請外部的職業經理人做CEO,自己做董事長,不投入于具體的事業,也很少與員工相處,更多時間用于享受人生,這樣的繼承,一定會使公司陷入危難之中。
3、因為是初出茅廬,對于員工而言,二代接班人的能力是一個未知數,因此一定需要保持謙卑和真誠的態度,除了自身需要更加勤奮努力工作外,還要向老員工和領導多學習,多與大家交流,傾聽更多好的建議,從來更快地彌補自身能力的不足。以真誠心啟發員工的正義感,贏得大家的接受并獲得尊重。
作為父輩經營者,打拼天下成就今天的事業非常不容易。因此,我們總是希望子女孝順,有一份與我們一樣愿意打拼事業、承擔事業接班人的使命和重任。然而,作為企業經營者首先需要確立事業的大義名分,也就是明確事業的目的和意義非常重要,無論是家族制企業還是非家族制企業,企業的經營必須是往高收益和規范化方向經營,需要以客戶至上來規范化經營,并規范納稅;需要努力高位平衡員工物心兩方面的幸福和股東的合理回報;同時,經營需要有結余來做研發、投資以及人才的培養等。企業經營既要有短期安排,也要有長期考慮來確保企業的永續和高收益的發展,堅定地堅守和實施確立的企業使命。
唯有自身確立人生的理想和高度,才能讓公司成為滋養全體家人幸福的土壤,這樣,無論是二代還是全體員工,都會熱愛這份事業,并承擔起事業發展的重任。